利福平是一种广谱抗生素药物,属于利福霉素家族的一员。利福平为砖红色或暗红色的结晶性粉末,无臭,在甲醇中溶解,但水溶性较差。
利福平在临床上具有非常强的抗菌作用,尤其是对结核杆菌具有显著的抑制和杀灭效果,常被用于治疗结核病,并经常与其他抗结核药物如链霉素等联合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此外,利福平还对脑膜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眼衣原体等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用于治疗脑膜炎、沙眼等疾病。
随着全球结核病疫情的变化,特别是耐药结核病的出现,利福平的市场需求仍保持稳定增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2023年全球结核病报告》(以下简称报告),2022年全球新发结核病患者中,耐多药/利福平耐药结核病(MDR/RR-TB)患者41万(3.9%),新患者中MDR/RR-TB患者的比例为3.3%、复治患者中耐药比例为17%。
根据报告数据,2022年,中国估算的结核病新发和复发病例共74.8万例,其中得到诊断和被成功治疗的患者占比约为66.98%和62.43%,2021年,耐药结核病(DR-TB)被诊断和成功治疗的患者分别为50.81%和25.56%。
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原料药进出口总额265.2亿美元,同比增长0.6%。其中,出口额213.4亿美元,同比微增0.1%;进口额51.8亿美元,同比增长2.8%。作为我国西药外贸产品类目中的主要原料性产品,原料药占西药外贸50%的份额;单从出口来看,原料药出口额在西药产品出口总额中占比达到80%。
上半年,我国原料药出口额排名前三的品类为氨基酸类、抗生素类和维生素类,出口额分别为22.6亿美元、17.6亿美元、15.1亿美元,且均保持量额齐升的走势。值得关注的是,我国抗结核类原料药出口量大幅增长。其中,利福平及其衍生物上半年出口量220吨,同比增长56.5%;乙胺丁醇出口量343吨,同比大涨977%。
从我国抗结核类原料药出口市场看,印度常年位居第一,这与其有全球27%的结核病患者有关。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我国出口到巴西市场的抗结核类原料药数量同比增长45%,该国跃居我国抗结核类原料药出口第二大市场。此外,我国对越南、巴基斯坦、墨西哥、埃及市场的抗结核类原料药出口量大增,分别同比增长62%、70%、32%、304%。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显示:
利福平行业的竞争格局主要体现在企业数量、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市场份额以及品牌影响力等方面。一些具备强大研发实力和丰富生产经验的大型制药企业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如国内的沈阳抗生素厂、河北新港药业等。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医疗需求的增长,尤其是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关注,市场对高效、安全抗生素的需求日益增长。
据遏制结核病全球合作伙伴组织推算,新冠疫情可能导致2020-2025年全球新增630万例结核病病例和140万例结核病相关死亡病例,抗结核药物市场需求增加。
预计未来几年,利福平行业将保持稳健增长。随着全球结核病疫情的持续变化和耐药结核病的不断出现,利福平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新型利福平衍生物的研发将取得更多突破,为利福平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此外,政府政策的持续支持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也将为利福平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及投资者能否做出适时有效的市场决策是制胜的关键。报告准确把握行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趋势,有效规避行业投资风险,更有效率地巩固或者拓展相应的战略性目标市场,牢牢把握行业竞争的主动权。
本研究咨询报告由中研普华咨询公司领衔撰写,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经济信息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海关总署、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中国行业研究网、全国及海外相关报刊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利福平行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