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小食品是指一些不需要烹饪或加工、易于携带保存和食用,通常用于消磨时间或满足口腹之欲的食品。这些食品在日常生活中广受欢迎,种类丰富多样,包括但不限于饼干、薯片、糖果、巧克力、坚果、瓜子、蜜饯等。
休闲小食品种类繁多,包括糖果巧克力、蜜饯、坚果炒货、香脆休闲食品、面包蛋糕和糕点、肉制品及水产动物制品、饼干、调味面制品等。从品类结构来看,糖果巧克力和蜜饯类市场占比最大,为23.29%;其次为种子及坚果炒货、香脆休闲食品、面包蛋糕和糕点,占比分别为18.33%、11.40%、10.76%。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追求,低脂、低糖、高纤维的休闲零食越来越受欢迎,推动了健康休闲食品市场的快速增长。根据《2024休闲食品白皮书报告》所公布的数据,中国在2023年的零食市场规模已经高达11654亿元人民币。
在休闲食品领域,咸味零食和休闲烘焙等品类已经实现了较高的国产化率。随着消费者购买力的增强,他们在坚持性价比的同时,对价格的敏感度逐渐降低,而对产品品质的要求却日益提高。线下渠道仍是中国休闲食品销售的主要渠道,包括便利店、仓储式会员超市、社区生鲜超市、零食量贩店等。线上模式也进一步创新,传统B2C、C2C外出现O2O、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新零售业态,休闲零食销售进入全渠道融合阶段。
根据亿滋国际发布的《2023年全球零食现状报告》显示,尽管面临经济紧缩的情况,零食消费依然保持稳定。有66%的消费者表示,尽管他们更加留意零食的价格,但在零食消费方面并未做出重大调整。此外,报告还指出,在过去五年中,零食成为了消费者应对困难时刻的重要伴侣。特别是68%的千禧一代和65%的Z世代消费者认为,零食能够有效缓解他们日常生活中的烦恼。
英敏特调查数据显示,在中国,93%的二、三线城市的被访者表示会通过零食来慰藉心情,而该比例在一线城市中是 86%。由于地域特征、气侯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往往存在差异,中式零食具备“资源禀赋”。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显示:
中国休闲小食品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市场相对分散。但行业龙头企业如良品铺子、三只松鼠、洽洽食品等在市场份额、品牌知名度、产品创新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随着市场的扩大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新兴品牌不断涌现,通过差异化战略和精准营销迅速崛起。同时,知名品牌也在不断加强品牌建设和产品创新,以巩固市场地位。
在新一轮食品饮料投资热潮中,“国产新势力”品牌借助资本的力量,不断拓展产品与运营的边界,全面提升国货品牌的整体质量和知名度,进一步推动了国货崛起的浪潮。国货休闲食品品牌主要聚焦于新兴的休闲辣味和卤味等领域,凭借独特的咸味、辣味及卤味等中式口味特色,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并逐步在这些领域形成了对传统品类的替代趋势。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及投资者能否做出适时有效的市场决策是制胜的关键。报告准确把握行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趋势,有效规避行业投资风险,更有效率地巩固或者拓展相应的战略性目标市场,牢牢把握行业竞争的主动权。
本报告对国内外休闲小食品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透彻地分析,对我国行业市场情况、技术现状、供需形势作了详尽研究,重点分析了国内外重点企业、行业发展趋势以及行业投资情况,报告还对休闲小食品下游行业的发展进行了探讨,是休闲小食品及相关企业、投资部门、研究机构准确了解目前中国市场发展动态,把握休闲小食品行业发展方向,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重要参考的依据。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