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零售行业政策分析及前景预测
近年来,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挑战。2024年,医药零售市场疲态依旧。根据预测,2024年全年药品全终端增速预计降至4.9%,实体药店的经营环境日益严峻,药品品类全年增速预计仅2.9%;B2C市场增幅也收窄至6%,含非药在内的全品类基本停止增长。
然而,尽管面临重重困难,医药零售行业仍有一些亮点和机遇。全民健康意识提升,健康需求从疾病治疗进阶为维持高质量健康生活,并且呈现出日常化、刚需化的态势。高达81.7%的受访者表示愿意为健康投入更多。这意味着,如果医药企业能够提供消费者真正需要的健康商品及服务,仍有机会实现增长。
一、医药零售行业政策分析
医保政策的变化
自新冠疫情以来,医保政策不断调整和完善。2023年的最后一个季度,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的实施从试点逐步推广至全国,已有9个省市实现了医保个人账户资金的互转使用。这一政策旨在提供更便利的医疗保障,尤其是在流动性较大的城市,能够有效缓解家庭因突发疾病带来的经济压力。
药品流通政策
在药品流通方面,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规范市场秩序。例如,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自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涵盖的药品总数增至3159种,这将极大地提升对于肿瘤、慢性病、罕见病等领域的保障水平。同时,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公示了第十批国家集采的拟中选结果,将于2025年4月正式实施,涉及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疾病,兼顾了社会医疗的普及和经济负担的减轻。
鼓励创新和数字化转型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医药零售行业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例如,“健康中国2030”纲要中明确鼓励互联网医疗机构的改革和发展,促进了线上医疗平台的大力营销推广。这些政策加速了医药零售市场的发展,预计到2028年,中国线上零售渗透率将上升至约30.8%,总销售额约1770亿人民币。
二、医药零售行业前景预测
多元化业态发展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显示,面对同质化竞争严重的市场环境,药店需要跳出传统框架,探索“药店+”新业态。例如,“药店+健康管理”,店内配备专业健康管理师,为顾客提供从基础体检、疾病预防到康复指导的一站式服务;“药店+轻医美”,引入一些安全、便捷的医美护肤项目及产品,满足顾客追求美的需求;这些新业态不仅丰富了药店的服务内容,还提升了药店的专业性和竞争力。药店不再仅仅是买药的地方,而是成为满足多元健康需求的生活驿站。
数字化转型和即时零售
数字化转型是医药零售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数字化手段,药店可以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例2023年即时零售活跃用户数量约为5.8亿人,同比增长34.88%。医药O2O市场规模连续多年保持增长,2023年同比增速超过20%。夜间购药和异地出行成为外卖购药的高峰期,即时零售平台可以满足消费者轻装上阵、安心出行的需求。
专业化和精细化服务
专业是药店的根基,从药师的专业用药指导,到员工对各类病症、药品知识的精准掌握,每一个环节都不容有失。顾客走进药店,期望得到的是权威、可靠的建议,而非模棱两可的推销。因此,药店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例如,通过定期回访购买医疗器械的顾客,询问使用感受、指导操作技巧,可以提升顾客的忠诚度和好感度。
政策驱动下的市场变革
未来,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和中央药店的崭露头角,将影响整个医药市场的格局。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机制逐步实施和电子处方全面推广,药品流通和监管将更加规范和透明。这将为药店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同时,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和集采政策的实施,将降低药品价格,提高药品的可及性。这对于药店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药店需要适应新的市场环境,调整经营策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健康消费需求的增长
全民健康意识提升,健康消费需求不断增长。消费者对健康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从疾病治疗进阶为维持高质量健康生活。因此,药店需要提供更多元化、个性化的健康产品和服务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通过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药店可以实现差异化竞争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医药零售行业在经历了一系列变革和挑战后,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探索多元化业态、数字化转型、专业化和精细化服务以及适应政策驱动下的市场变革,药店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同时,健康消费需求不断增长,药店也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未来,谁能够敏锐洞察市场、果断创新求变、用心服务顾客、苦练内功,谁就能在这场生存之战中拔得头筹。
了解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同时,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IPO募投可研、IPO业务与技术撰写、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