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蛋鸡养殖密集区由于起步早、标准低、规模小、区域养殖密度大,深受疫病困扰,养殖效益低,而过去蛋鸡养殖总量较小的地区,如新疆和湖北,由于养殖环境好、政策支持力度大、标准化程度高等后发优势,近年来蛋鸡养殖发展较快。
蛋鸡产业链主要有种鸡和商品蛋鸡2个环节,其中种鸡环节应加速内部整合,大型种鸡企业集团应与商品代客户构建稳定而牢固的战略合作关系,通过改善服务、保证质量、加强内部经营管理获得生存空间,从而熨平周期,降低市场风险。影响鲜蛋生产成本波动有三个关键变量,分别是玉米、豆粕和淘汰鸡价格。玉米和豆粕价格影响育成鸡身价和产蛋鸡饲料成本,育成鸡身价和淘汰鸡价格影响鲜蛋的种摊成本。据统计,2022年玉米与豆粕价格高位运行,淘汰鸡价格同比上涨,其中玉米均价1.44元/500g,与2021年度持平,豆粕均价2.32元/500g,同比增长24.7%,淘汰鸡均价为5.65元/500g,同比增长6.4%。
2023年度在产蛋鸡月均存栏为10.05亿只,较2022年度的9.46亿只,同比增加了0.59亿只,增幅为6.24%;与近六年存栏均值10.052亿只基本持平。虽然2023年度的月均在产蛋鸡存栏处于正常水平,但一季度存栏低于历年同期均值,四季度存栏高于历年同期均值,全年各月存栏呈现出明现的前低后高的趋势,这是导致今年一季度蛋价指数偏高,四季度蛋价指数显著下降的主要因素。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分析:
今年一季度,全国蛋价指数均值为3803点,比去年同期均值4692点,下降了889点,同比降幅为18.95%。比近六年同期均值3908点,下降了105点,同比降幅为2.69%。
今年一季度,全国在产蛋鸡平均存栏10.58亿只,比2023年同期平均存栏9.57亿只,增加了1.01亿只,增幅为10.55%;较近六年同期存栏均值10.3亿只,增加了0.28亿只,增幅为2.72%。由此可见,今年一季度的鲜蛋供给明显高于常年平均水平,是一季度蛋价指数偏低的主要原因。
蛋鸡养殖所属畜牧业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目前,国家对畜牧业发展采取的产业政策是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提高居民畜禽产品消费水平,在财政、税收、融资等方面给予了扶持。企业在产品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国家财政补贴、金融扶持等方面享受了优惠政策。
从养殖规模的角度,我国商品代蛋鸡养殖主体仍以中小规模养殖场(户)为主,蛋鸡产业总体呈现“小规模、大群体”的行业格局。根据《中国畜牧兽医年鉴(2021年)》数据,全国范围内的蛋鸡饲养规模场(户)共9,194,525个,其中10万羽以下的中小规模蛋鸡养殖场(户)数量占比达到99.98%。
这10年来,商品代蛋鸡产业迅速转型发展,大量小规模蛋鸡养殖场(户)关闭,退出蛋鸡养殖行业,同时也新增了一批大规模现代化蛋鸡生产一体化企业,比如正大集团、北京德青源等,呈现出明显的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趋势。
规模化蛋鸡养殖企业因饲养国外引进品种的规模经济效益明显,与传统中小规模养殖户相比,规模化养殖企业在品种的选择上更倾向于选择总体品质更为优良的国外引进品种。
如果企业想抓住机遇,并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发挥最佳作用,那么我们推荐您阅读我们的报告。我们的报告包含大量的数据、深入分析、专业方法和价值洞察,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行业的趋势、风险和机遇。在未来的竞争中拥有正确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获得领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