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记者注意到,围绕着防晒“黑科技”,各个品牌方正在展开新一轮的比拼。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防晒产品市场正经历着一种普遍的转变:企业纷纷致力于产品线的更新与革新。他们专注于通过科技的力量,提升产品的功能和使用体验,同时强调产品的轻盈感和防护效能。这些产品不仅追求多功能性、便于携带、以及满足用户对人性化设计的需求,还致力于实现跨场景的广泛应用。
随着炎炎夏日的到来,“脸基尼”等防晒产品再度占据热搜。而根据Chinagoods提供的数据显示,义乌国际商贸城销售防晒用品的店铺数同比增加近40%,销量最大的产品是防晒衣,订单数比去年同期上涨36%,搜索数据比去年同期增加115%;“脸基尼”同样跻身爆火单品,销售该产品的店铺比去年增长近26%,订单数同比上涨33%。
夏日来临,当人们意识到防晒是保护肌肤不受紫外线伤害的重要举措时,防晒服、“脸基尼”等商品也自然成为防晒领域的“硬通货”。
2004年,青岛人张式范以潜水帽为原型设计了一款面罩,目的是阻挡紫外线照射和海蜇蜇伤。到了2012年,路透社发布了一组青岛女性在海边戴着面罩的照片,“脸基尼”就开始在国外大火。这几年,“丑萌”的“脸基尼”进入了巴黎、纽约国际时装周,引爆国际时尚潮流圈。义乌市场商户看到了商机,把“脸基尼”纳入了210种商品库,成为市场防晒领域的一个小类目。
在淘宝搜索防晒衣,销量榜前10位中,排名第一,第四和第八的3款产品,发货地都在金华。排名第一的品牌防晒衣,已连续4周霸榜销量前3,月销超60万件。其中,光产品评价,就超4万条。包含“脸基尼”在内的防晒口罩品类中,销量前五的产品中,发货地在金华的也有两款,销量均在百万级。“金华发货的,工厂一般在义乌。”上述负责人说,头部品牌在义乌布局防晒衣工厂,带动了制衣技术的普及与提高,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也增强了制造业实力。
我国防晒经济在近十年都呈现上涨趋势。有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防晒服配市场规模达到742亿元,预计2026年将达958亿元,迈向千亿级大市场。这些增长数据凸显了国内消费者对防晒用品的巨大需求。
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今年“618”第一轮开卖期间,已经售出防晒产品品类超200个。其中,防晒健身衣、户外防晒衣等购物用户数同比增长超70%,防晒太阳镜及渔夫帽装备的购物用户数同比增长超130%。在童装品累中,儿童防晒衣成交额同比增长同样亮眼,增幅在70%以上。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的显示:
此外,儿童防晒的消费量也在上升。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近日发布的《儿童节消费趋势观察》数据显示,应季儿童防晒衣一些产品成交额同比增长幅度均在70%以上。
“精准的定位十分重要。目前市面上防晒产品众多,对于目标人群的定位很关键,如年龄层定位、场景定位、圈层定位等,只有符合定位的产品,将其产品做精,才能真正满足消费群体的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鞋服行业独立分析师程伟雄表示。
除了“物理防晒”领域,美妆企业也一直在重点布局防晒产品,2024年以来,多个美妆上市公司旗下品牌推出防晒新品,如珀莱雅盾护防晒、薇诺娜时光防晒等产品。润本股份、贝泰妮、上海家化等上市公司旗下品牌亦有布局儿童防晒这一蓝海市场。
近两年,防晒衣产业向义乌周边集聚,归根到底源自义乌的渠道优势。“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义乌都有强大的分销网络、分销体系。”在肖亮看来,义乌作为全球小商品产业链、供应链上的枢纽城市,汇集了市场上最新的设计信息、市场信息和产品信息,与生产厂商的长期合作、强大的市场分销能力、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以及由此带来的大量订单,造就了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行业火爆的背后还存在数据不透明、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据悉,我国国家标准《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GB/T 18830-2009)规定,紫外线防护系数(UPF)大于40,并且315—400nm紫外线透过率(UVA)小于5%的纺织品,才能被称为“防紫外线产品”。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的硬防晒市场还处于“草莽”竞争时代。行业应建立更为完善的品质监管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助力行业朝着标准化、透明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如果企业想抓住机遇,并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发挥最佳作用,那么我们推荐您阅读我们的报告我们的报告包含大量的数据、深入分析、专业方法和价值洞察,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行业的趋势、风险和机遇。在未来的竞争中拥有正确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获得领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