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行业作为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保持稳健发展。葡萄,葡萄科藤本植物,葡萄是世界最古老的果树树种之一。葡萄原产于亚洲西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约95%集中分布在北半球,可用作生食、制葡萄干或酿酒,酿酒后的酒脚可提酒食酸。其根和藤药用能止呕、安胎,果实可以用来防止血栓形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葡萄产业链涵盖了从种子培育、种植、照管、采摘、加工到销售和消费等多个环节。未来,葡萄产业链将进一步整合与优化,形成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率和竞争力。现代科技在葡萄种植和加工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基因编辑、智能农业、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业的竞争力。标准化引领产业健康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建立我国葡萄及其制品关键控制技术体系,如构建葡萄酒产业标准体系等,促进规范化生产。
数据显示,中国葡萄园面积近10年来基本稳定,常年保持在1050万亩以上。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葡萄园面积为1057.67万亩,与2012年相比增长了138.54万亩,增幅约15.07%。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鲜食葡萄生产国,葡萄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首位。据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葡萄产量增长至1544.65万吨,同比上升3%。从国际地位来看,2022年中国葡萄收获面积位列全球第4位,产量位列全球第1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葡萄作为健康、美味的水果,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葡萄消费量持续增长,从2013年的788.31万吨稳步上升至2022年的1098.39万吨,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3.75%。中国葡萄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近年来,中国葡萄出口量逐年增长,2023年出口数量达到39.44万吨,同比增长6.36%。鲜食葡萄主要出口东南亚,进口来源有智利、秘鲁、澳大利亚、南非、美国等。
葡萄种植区域广泛,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除海南省外,其余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涉及葡萄的规模化生产。其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陕西省、河北省、四川省、河南省、云南省、山东省、江苏省、辽宁省、宁夏回族自治区葡萄园面积位列全国前10位,合计超过全国葡萄园总面积的五分之三(65.43%)。葡萄产区呈现出“西迁、南移”的发展趋势,传统优势产区如新疆、陕西、河北和山东等地依然保持着较大的种植规模,而湖南、江苏、浙江、广西等南方产区近年来种植面积增长迅速,云南地区更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显示:
葡萄品种繁多,包括鲜食葡萄、酿酒葡萄、制干葡萄等多种类型,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鲜食葡萄中,阳光玫瑰等优良品种因其独特的口感和高糖度而备受青睐;酿酒葡萄中,赤霞珠、梅洛等品种在葡萄酒酿造中占据重要地位。主栽品种中,巨峰系优良品种、无核品种等发展迅速,这些品种的产量和品质不断提升,进一步推动了葡萄行业的发展。
现有1100万亩左右的葡萄,基本以鲜食为主,酿酒葡萄占比极少。鲜食葡萄的生产规模有些过大,出现了产能过剩,造成阶段性和区域性的果实销售不畅的现象。大尺度气候条件下的广泛种植,导致葡萄遭遇自然灾害的情况时有发生,增加了果农的种植成本。
葡萄的快速发展带来的结果就是存在盲目性。适应性再强的品种也有其最适宜的生态区域,再好的栽培技术也有其最适宜的生态环境。由于栽培环境、技术水平、投资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参差不齐,造成生产的果实质量差异明显,良莠不齐、价格分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葡萄作为健康、美味的水果,消费量将持续增长。政府将继续加大对葡萄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葡萄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将为葡萄产业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和创新机遇,推动葡萄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综上所述,葡萄行业市场现状呈现出产量持续增长、市场需求旺盛、品种结构优化、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并重以及产业链整合与优化的特点。未来,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和种植技术的不断创新,葡萄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中研普华通过对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帮助客户降低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