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疫苗行业作为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经历了显著的变化和挑战。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传染病治疗和预防需求的增加以及消费能力的提升,疫苗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一、疫苗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
1. 全球疫苗市场规模
根据最新的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人用疫苗市场规模已达到46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831亿美元。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新冠疫苗的广泛接种、传染病防控意识的提升以及高收入国家高价成人疫苗的采购增加。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新冠疫苗的购买量减少,2023年全球疫苗市场规模有所下降,但特定疫苗如HPV疫苗和带状疱疹疫苗的增长依然强劲。
2. 中国疫苗市场规模
中国市场方面,2021年人用疫苗市场规模达到了761亿元,同比增长18.9%。这一增长不仅受益于疫苗品种的不断丰富和可及性的提升,还受到了人均收入增加和群众接种疫苗意识增强的推动。预计到2025年,中国疫苗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二、市场结构及特点
1. 疫苗分类
按组成成分和生产工艺,人用疫苗主要可分为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结合疫苗和联合疫苗六种。不同种类的疫苗在预防传染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 一类疫苗与二类疫苗
在中国市场,疫苗可以分为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统计显示,2021年我国二类疫苗市场占比最高,约为95.3%,一类疫苗占比仅为4.7%。这一数据反映出民众对非免费疫苗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流感疫苗、乙肝疫苗和HPV疫苗等领域。
3. 批签发量情况
在批签发量方面,中国2021年人用疫苗批签发量达6.47亿只,同比增长0.2%。近年来,疫苗批签发量受多重因素影响,包括疫苗事件、疫情爆发及全民健康意识的提升等。特别是2020年以来,疫情推动了疫苗批签发量的增长。
三、竞争格局及企业分析
1. 全球疫苗市场竞争格局
全球疫苗市场呈现出高度集中的态势,2023年前十大疫苗制造商占据了全球疫苗市场73%的剂量份额和85%的财务价值。辉瑞、印度血清研究所、葛兰素史克、赛诺菲、默克/默沙东和巴拉特生物技术公司等大型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2. 中国疫苗市场竞争格局
中国疫苗市场呈现出“两超多强”的局面,以国药中生和默沙东为主,其他企业竞相发展。2021年,国药中生和默沙东市场占比合计达52.1%,其中国药中生占比最高,为26.5%,默沙东市场占比为25.6%。此外,智飞生物、沃森生物、康泰生物和成大生物等企业也在市场中占据一定份额。
3. 企业研发能力及产品布局
中国疫苗企业在研发能力和产品布局方面不断提升。目前,多家企业正在研发HPV疫苗、带状疱疹疫苗、人用狂犬病疫苗、流行性感冒病毒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等品种,部分已经进入到临床后期阶段,未来3-5年有望陆续上市。国产疫苗在产品质量上与进口疫苗无明显差距,且价格更低,产能稳定且充足,具备良好的竞争实力。
四、政策环境及影响
1. 政策支持
近年来,中国政府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政策,促进疫苗行业的发展。例如,2022年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强调疫苗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加强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监测,推动重点人群流感疫苗接种,并根据需要适时调整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种类。
2. 监管体系
中国疫苗行业的监管体系不断完善,确保疫苗的研发、生产、流通和接种环节均受到高度严格监管。现行疫苗管理法及疫苗生产流通管理规定保障了疫苗接种的安全有效性,但单一的流通方式在面对动态的市场需求时灵活性不足。因此,部分企业在现行规定基础上接通了接种人群、疾控中心与疫苗研发生产厂家,使得供需信息能够及时传递,促进疫苗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
五、技术进步及创新
1. 临床试验数量增加
近年来,中国疫苗的临床试验数量总体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2021年,中国疫苗临床试验数量达到近五年来的最高水平,为89个,同比增长147.2%。这一数据反映出中国疫苗市场的巨大潜力和研发的良好氛围。
2. 新型疫苗研发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疫苗的研发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mRNA疫苗在新冠疫情中表现出色,为传染病防控提供了新的手段。此外,新型RSV疫苗、保护婴儿的单克隆抗体等也在研发中,未来有望为疫苗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
3. 数字化手段应用
数字化手段在疫苗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数字化手段,企业可以提升市场灵活性,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疫苗的研发和生产效率。同时,数字化手段还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制定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六、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1. 疫苗短缺问题
疫苗短缺是全球疫苗市场面临的一大挑战。2023年,有68个国家报告了至少一种疫苗的短缺情况,这些短缺主要发生在最常采购的疫苗中,如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和卡介苗等。疫苗短缺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采购和资金延迟、分销问题、预测不准确以及库存管理不善等。
为应对疫苗短缺问题,企业需要加强供应链管理,提高预测准确性,优化库存管理,并与政府和国际组织合作,共同解决疫苗供应问题。
2. 监管政策风险
疫苗行业的监管政策风险不容忽视。随着政策的不断变化和监管要求的提高,企业需要不断适应新的政策环境,确保合规经营。同时,企业还需要加强与监管机构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疫苗行业的健康发展。
3. 研发和新产品上市不及预期
疫苗的研发和新产品上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技术难度、资金投入、临床试验进展等。因此,企业需要加强研发能力建设,提高研发效率,确保新产品能够按计划上市。同时,企业还需要加强市场推广力度,提高新产品的市场认知度和接受度。
4. 产品质量问题
产品质量是疫苗行业的生命线。任何产品质量问题都可能对企业的声誉和市场地位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企业需要加强质量管理,确保每一批疫苗都符合质量标准。同时,企业还需要加强售后服务体系建设,及时解决客户反馈的质量问题。
七、未来发展趋势
1. 市场规模继续扩大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分析预测
随着人口基数的增加、疫苗品种的不断丰富和可及性的提升以及健康消费的增加,未来疫苗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特别是在中国等新兴市场,疫苗市场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2. 多元化商业模式发展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疫苗企业需要发展多元化的商业模式。例如,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扩大疫苗销售网络;通过与医疗机构、疾控中心等合作,提高疫苗接种能力;通过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疫苗服务,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
3. 技术创新引领发展
技术创新是推动疫苗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未来,随着新型疫苗技术的不断涌现和临床应用经验的积累,疫苗行业将迎来更多的技术创新和突破。这些技术创新将有助于提高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推动疫苗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4. 国际化合作加强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疫苗行业的国际化合作将更加紧密。未来,中国疫苗企业需要加强与国际疫苗制造商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疫苗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同时,还需要积极参与国际疫苗市场的竞争与合作,提高中国疫苗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
如需了解更多疫苗行业报告的具体情况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