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CC(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作为一种关键的电子元件,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通信设备、汽车电子等领域。近年来,随着5G通信、新能源汽车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MLCC市场需求持续攀升。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设备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MLCC行业的发展备受关注。
(一)市场规模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显示,2023年,中国MLCC行业市场规模达到921.3亿元,同比增长10.91%。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内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设备等领域的强劲需求。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和5G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为MLCC市场提供了新的增长动力。预计到2025年,中国MLCC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
(二)市场需求
中国MLCC行业约80%的需求来自通信和消费电子领域。以消费电子为例,高端手机的MLCC用量在1000-1200只左右,行业平均为800只/部。随着技术发展,单机用量不断增加,5G手机比4G机型用量提高30%-40%。在汽车领域,传统燃油车的MLCC用量为3000-5000颗,插电混动车约12000颗,纯电动车可达18000颗。
(三)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中国MLCC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近年来,国内企业在高端MLCC领域的技术突破显著。例如,国内企业已能生产出超小尺寸的MLCC产品,满足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对元器件微型化的需求。同时,智能化制造系统的引入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了行业的技术升级。
(四)政策支持
国家层面不断出台扶持被动元器件行业发展的政策。2024年1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4年)》,明确提出到2024年,关键产品技术取得突破,争取在多层陶瓷电容器等产品领域技术取得重大进展。
(一)全球竞争格局
全球MLCC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出高度集中和垄断的特点。日本企业村田、京瓷、TDK处于行业领先地位。2022年全球MLCC市场份额TOP10企业中,中国企业数量占比达50%,其中中国台湾国巨、中国台湾华新科、中国台湾达方、风华高科、鸿远电子分别排名全球第四、七、八、九、十位。
(二)国内竞争格局
国内MLCC企业加速布局,引领国产替代。例如,火炬电子、风华高科、三环集团、鸿远电子等企业在高端MLCC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近年来,随着国内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国产MLCC的市场份额逐渐扩大,预计到2024年,国产MLCC份额将从当前的11%增加到21%。
(三)区域竞争格局
中国MLCC企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这些地区拥有完善的产业链配套、丰富的技术人才和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
(一)市场需求增长与应用领域拓展
未来,中国MLCC行业将受益于多个下游领域的强劲需求。随着5G通信、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和物联网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高性能MLCC的需求将持续攀升。例如,新能源汽车的电子化程度不断提高,其对MLCC的需求量是传统燃油车的数倍。
(二)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
MLCC产品将朝着高性能、小型化、高容量化和低ESR(等效串联电阻)方向发展。国内企业正加大研发投入,探索新型陶瓷材料,以提升产品的介电常数和绝缘电阻率。未来,智能化制造系统的引入将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国产替代加速与国际竞争力提升
随着国内企业在高端MLCC领域的技术突破,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增长,将推动国内MLCC企业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
(一)市场规模增长
预计到2025年,中国MLCC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随着AI服务器、ICT产品需求的增长以及新兴技术的推动,MLCC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二)新兴应用领域拓展
新能源汽车、5G通信、物联网等新兴领域对MLCC的需求将持续攀升。例如,新能源汽车的电子化程度不断提高,其对MLCC的需求量是传统燃油车的数倍。此外,5G通信设备的高频、高速特性也对MLCC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了高端MLCC市场的增长。
(三)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技术创新是中国MLCC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未来,国内企业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探索新型陶瓷材料,以提升产品的介电常数和绝缘电阻率。智能化制造系统的引入将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四)政策支持与产业升级
国家层面不断出台扶持被动元器件行业发展的政策。2024年1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4年)》,明确提出到2024年,关键产品技术取得突破,争取在多层陶瓷电容器等产品领域技术取得重大进展。政策的支持将推动国内MLCC行业的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欲了解MLCC行业深度分析,请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