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是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保障食物安全和居民生活的战略产业,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性产业。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畜牧产业是指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动物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畜牧行业逐渐实现规模化和专业化。近年来,我国畜禽规模化设施化养殖稳步发展,2021年蛋鸡肉鸡和奶牛养殖规模化率分别提高到80%和70%。全国禽蛋、肉类、奶类年产量分别达到3409万吨、8990万吨和3778万吨,其中70%由规模养殖场提供。
我国是生猪养殖和消费大国,猪肉是我国居民最主要的副食品。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上半年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4682万吨,其中猪肉产量3032万吨,占比64.76%。生猪出栏保持增长,存栏总体稳定。2023年上半年,全国生猪出栏37548万头,同比增加961万头,增长2.6%;全国生猪存栏43517万头,同比增加461万头,增长1.1%。
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猪牛羊禽肉产量9641万吨,比上年增长4.5%;其中,猪肉产量5794万吨,增长4.6%;全年生猪出栏72662万头,增长3.8%;年末生猪存栏43422万头,下降4.1%。当前,由于市场竞争加剧、产能过剩、价格波动等因素叠加,畜牧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给行业带来了无限的市场机会。
2024年以来,生猪养殖亏损持续,但亏损幅度收窄。3月以来,生猪市场供求关系加快改善,猪价持续回升,养殖亏损明显减轻,4月出栏头均亏损比上月减少51元,但每头仍旧亏损15元。在产能高峰、消费下行和价格低迷的多重影响下,整个行业都把发展重点调整到节本增效上。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显示:
规模化设施化养殖助推畜牧业综合产能提升。近年来,全国畜禽养殖业的规模化趋势进一步明显,养殖主体格局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过去以小散养殖场(户)为主体的格局正在加速瓦解,而规模化养殖则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这种变革的显著特征是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集团化发展模式成为主流,同时专业化分工也更加细致。这些变革不仅提高了养殖业的组织化程度,还显著提升了产业集中度,使得整个畜禽养殖行业更加高效、有序和可持续。
品牌是农业竞争力的核心标志,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引擎。当前,我国畜牧产品正朝着现代化、品牌化方向快速发展。《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提出,到2030年建设完成260个家禽立体高效设施养殖场、200个肉牛高效集约养殖场、300个肉羊高效集约养殖场和200个现代化奶牛智慧牧场,增加肉产量150万吨以上、鸡蛋产量15万吨以上、奶类产量160万吨以上,我国的肉蛋奶供应保障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未来畜牧业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精细化管理。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对畜禽生产全过程的监控与调控,提高养殖效益,降低生产成本,推动畜牧业朝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此外,未来畜牧业将更加注重绿色可持续发展,强调生产过程中的环保和节能减排。推动生态养殖,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倡导有机养殖,降低环境压力,实现畜牧业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及投资者能否做出适时有效的市场决策是制胜的关键。报告准确把握行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趋势,有效规避行业投资风险,更有效率地巩固或者拓展相应的战略性目标市场,牢牢把握行业竞争的主动权。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