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导航网-财富导航网专业提供财经方面资讯 - 岱微汽车

当前位置:财富导航网 - 商业产业 - 拟剥离磁浮等亏损业务,斥资58亿转型清洁能源赛道,13连亏的新筑股份上演“断尾求生”

拟剥离磁浮等亏损业务,斥资58亿转型清洁能源赛道,13连亏的新筑股份上演“断尾求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证券之星 刘浩浩

近日,新筑股份(002480.SZ)公告披露,公司董事会已审议通过重大资产重组相关议案。公司拟出售磁浮业务与桥梁功能部件业务,同时拟斥资超58亿元收购四川蜀道清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蜀道清洁能源”)60%股权,将主营业务转向清洁能源赛道。

拟剥离磁浮等亏损业务,斥资58亿转型清洁能源赛道,13连亏的新筑股份上演“断尾求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证券之星注意到,近年来,受市场大环境影响,作为新筑股份昔日营收支柱的桥梁功能部件业务营收呈现“断崖式”下滑趋势。后公司将发展重心转向高端装备制造业,并在以内嵌式中低速磁悬浮系统为代表的新制式轨道交通方面投入巨大。但随着国家严控各地轨道交通建设,其磁浮业务商业化进程遇阻。后公司再将业务领域延伸到光伏发电产业。然而,由于其早前发展过度依赖债务融资,导致负债高企,高额利息费用严重挤压利润空间。叠加受到资产减值等因素拖累,新筑股份近13年来扣非后净利润持续亏损。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其拟斥巨资收购的蜀道清洁能源业绩也不理想,近两年持续亏损。新筑股份能否借助资产重组扭转业绩颓势,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拟斥巨资收购控股股东旗下亏损资产

据新筑股份公告披露,本次交易分为三个部分,即资产出售、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募集配套资金。

具体来看,上市公司拟向四川蜀道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蜀道轨交集团”)出售四川发展磁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发磁浮”)100%股权、对川发磁浮享有的债权以及其它与轨道交通业务有关的部分资产;向四川路桥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路桥”)出售成都市新筑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筑交科”)100%股权以及其它与桥梁功能部件业务有关的资产和负债。

同时,新筑股份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向蜀道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蜀道集团”)购买其持有的蜀道清洁能源60%股权,并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据了解,蜀道集团为新筑股份控股股东,蜀道轨交集团和四川路桥皆为蜀道集团控制的企业,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本次新筑股份拟出售资产交易总价为13.92亿元,拟购买资产交易总价为58.14亿元,其中以现金支付11.9亿元,其余全部以发行股份方式支付。

对于本次交易目的,新筑股份表示,近年来,公司磁浮技术转化效率低,磁浮业务长期亏损;桥梁功能部件业务行业竞争呈现逐渐加剧态势。上市公司拟通过重大资产重组方式剥离磁浮和桥梁功能部件业务相关资产,并置入具有较强持续经营能力的优质资产,以提升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实现主营业务整体转型。通过本次交易,蜀道清洁能源将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公司未来将聚焦于清洁能源发电业务。

不过,新筑股份拟收购的蜀道清洁能源业绩却难言乐观。据其公布的交易报告书,蜀道清洁能源主要从事水力、风力、光伏发电项目的投资、开发和运营,主要产品为电力。

2023年,蜀道清洁能源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5.92亿元、7400.58万;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6.98亿元、-5194.66万元;2025年1-5月,其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3.11亿元、-4542.4万元。后两个报告期内,公司业绩持续亏损。

子公司川发磁浮业绩持续亏损

证券之星注意到,新筑股份拟剥离的磁浮和桥梁功能部件业务,近年来业绩均面临严峻挑战。

新筑股份于2010年上市,是四川省先进装备制造业地方龙头企业,当前拥有公共交通功能构件、轨道交通、新能源光伏发电三大产业。

新筑股份上市初期,公司主要从事桥梁功能部件、工程机械等相关业务。2011年,公司实现扣非后净利润1.279亿元,创下历年新高。当年公司收入达到19.11亿元,其中营收占比81.28%的桥梁功能部件业务收入高达15.53亿元。

不过,自2012年起,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该业务下游的铁路、公路建设等行业增长放缓。叠加受到行业竞争加剧冲击,该业务收入呈现显著下滑趋势。2024年,该业务萎缩至仅有4.45亿元,相较2011年暴降71%。不过,该业务毛利率与2011年变化不大。

从2015年前后起,新筑股份开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拓展轨道交通业务。此后数年内,公司在以内嵌式中低速磁悬浮系统为代表的新制式轨道交通方面投入巨大,公司不惜斥巨资从国外引进技术,并建设了先进的磁悬浮综合试验线,进行技术攻关。

新筑股份在2022年业绩预告中曾披露,截至2022年12月底,公司磁浮业务资产组的账面价值已达到13.3亿元,被全部置入川发磁浮。

然而,从2018年起,国家对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开始加强监管,严格了建设规划报批和审核程序,该领域投资明显放缓。这导致新筑股份磁浮业务商业化进程受阻,市场拓展持续不及预期。

川发磁浮近年来业绩则持续亏损。据交易报告书披露,2023年、2024年、2025年1-5月,其净利润分别为-1.33亿元、-1.53亿元、-6194.42万元。其中,后两个报告期内公司净资产分别为-3088.98万元、-9283.4万元,持续为负值。

受磁浮业务业绩低迷拖累,新筑股份轨道交通板块业务近年来毛利率也持续低迷,如2024年仅为7.03%,远低于同期公司25.94%的整体毛利率。

耗资巨大的磁浮业务已成为新筑股份的沉重“包袱”。2022年,因该业务发展严重不及预期,新筑股份针对磁浮业务资产组计提的减值损失高达1.98亿元。

近13年来扣非净利累亏近30亿元

财报显示,2012-2024年,新筑股份扣非后净利润连续13年亏损,累计亏损金额近30亿元。这背后,财务费用高企和资产减值损失居高不下是沉重拖累。

证券之星注意到,由于新筑股份此前发展过度依赖债务融资,这导致其资产负债率不断走高,从2011年的48.56%一路攀升至2024年的84.88%。高负债显著加重了公司财务负担。2011年,新筑股份期间费用为3.47亿元,期间费用率仅有18.17%。2012年,受桥梁功能部件业务收入下滑拖累,公司营收骤降至7.6亿元,而期间费用仍高达3.42亿元,期间费用率暴增至44.93%,严重挤压公司盈利空间。

近几年,在新拓展的轨道交通和光伏发电业务收入增长带动下,虽然新筑股份营收大幅增长,但公司期间费用规模亦同步扩大。此外,随着固定资产规模大幅增长,新筑股份的资产减值压力也明显加大。2022-2024年,其资产减值损失分别达到2.272亿元、1.038亿元、9701万元,持续居于高位。

2024年,新筑股份营收和毛利润分别达到24.83亿元、6.44亿元,均已超过2011年水平。但公司2024年利息费用高达3.324亿元,是同期营业利润的-1.13倍。公司期间费用则高达6.23亿元。叠加受到资产减值损失影响,其2024年扣非后净利润亏损4.3亿元。

今年前三季度,新筑股份业绩仍未能走出亏损泥潭。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0.57亿元,同比下降36.97%;实现归母净利润-4229万元,同比增长83.39%;实现扣非后净利润-1.996亿元,同比增长26.22%。

从公司半年报来看,新筑股份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37.53%,这主要受到轨道交通业务拖累。该业务上半年实现营收仅0.89亿元,同比暴降84.64%。Q3公司实现营收3.527亿元,也同比下降35.82%。

虽然新筑股份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但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高达1.57亿元,同比暴增880.64%。公司来自股权转让的投资收益为1.29亿元,同比大增757.07%。此外,公司前三季度信用减值损失同比下降逾一倍,进一步扩大了利润空间。

今年前三季度,受益于营业成本降幅较大,新筑股份毛利率从上年同期的26.74%提升至37.14%。但因收入下降金额远超成本下降金额,公司前三季度毛利润仍大幅下滑。

前三季度,新筑股份净利率由上年同期的-11.7%大幅提升至1.13%,是公司近七年来三季报净利率首次由负转正。(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刘浩浩)

这里是分享代码,在后台添加

本文来源:财富导航网

本文地址:https://sintedes.com/post/39300.html

关注我们:微信搜索“xiaoqihvlove”添加我为好友

版权声明:如无特别注明,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