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抽水蓄能累计投运超5000万千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抽水蓄能产业发展报告2023年度》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抽水蓄能累计已投运规模达到5094万千瓦,约占全球抽水蓄能装机的28.1%,位列全球首位。预计2024年抽水蓄能装机规模仍将保持稳步增长。全年投产规模在600万千瓦左右,到2024年年底,总装机规模达到5700万千瓦。
报告称,2023年开展了抽水蓄能发展需求预测研究,考虑风电、光伏发电等不同发展规模情景,2035年储能需求总规模约6亿至7.5亿千瓦。相比其他储能形式,抽水蓄能技术成熟、安全性高、经济性优,仍是最优的电源选择之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剑波建议,未来需要结合新型电力系统发展,不断提升抽水蓄能涉网性能,研究完善抽水蓄能发展的政策和技术措施,同时关注新型储能技术的发展。
我们的报告包含大量的数据、深入分析、专业方法和价值洞察,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行业的趋势、风险和机遇。在未来的竞争中拥有正确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获得领先优势。
中国电建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徐鹏程表示,在“双碳”目标下,结合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新能源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清洁低碳转型、保障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抽水蓄能作为电力系统重要的清洁低碳灵活调节电源和新能源基础设施网络的重要组成,对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响应电网灵活调节需求、支撑新能源大规模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抽水蓄能,按字面意思理解,即利用水作为储能介质,通过电能与水的势能相互转化,实现电能的储存和释放。通常一座抽水蓄能电站由两座海拔高度不同的水库、水轮机、水泵以及配套的输水系统等组成。
抽水蓄能发电行业调研分析
作为技术最成熟、经济性最优、最具大规模开发条件的储能方式,在“能核尽核、能开尽开”原则下,近两年,一大批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开工建设、集中投产,推动我国抽水蓄能行业进入提速发展、高频运行的新阶段。
抽水蓄能电站是利用电力系统负荷低谷时的剩余电能从下水库向上水库抽水,将电能转换为水的势能储存起来;当电力系统需要时,从上水库向下水库放水发电,再将水的势能转换为电能的一种电站。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分析:
抽水蓄能电站就是为了解决电网高峰、低谷之间供需矛盾而产生的,是间接储存电能的一种方式。它利用下半夜过剩的电力驱动水泵,将水从下水库抽到上水库储存起来,然后在次日白天和前半夜将水放出发电,并流入下水库。
在整个运作过程中,虽然部分能量会在转化时流失,但相比之下,使用抽水蓄能电站仍然比增建煤电发电设备来满足高峰用电而在低谷时压荷、停机这种情况来得便宜,效益更佳。
除此以外,抽水蓄能电站还能担负调频、调相和事故备用等动态功能。因而抽水蓄能电站既是电源点,又是电力用户;并成为电网运行管理的重要工具,是确保电网安全、经济、稳定生产的支柱。抽水蓄能电站有发电和抽水两种主要运行方式,在两种运行方式之间又有多种从一个工况转到另一工况的运行。
在国家政策、国家部委和电网公司各方的推动下,“十四五”期间抽水蓄能将迎来新一轮建设高峰,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想要了解更多抽水蓄能发电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报告对我国抽水蓄能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子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国内外抽水蓄能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